Linux 要掛載磁碟機,通常都是使用 /dev 底下的裝置名稱:
mount /dev/sdb /media/backup
但磁碟機一多,常常會搞不清楚裝置名稱與磁碟機的對應。
Linux 上除了裝置名稱以外,有為 disk label 建立 mapping,當作掛載時的參考:
mount /dev/disk/by-label/System-Backup /media/backup
另外還有「by-uuid」、「by-path」可用。
軟體開發、伺服器和生活瑣事
Linux 要掛載磁碟機,通常都是使用 /dev 底下的裝置名稱:
mount /dev/sdb /media/backup
但磁碟機一多,常常會搞不清楚裝置名稱與磁碟機的對應。
Linux 上除了裝置名稱以外,有為 disk label 建立 mapping,當作掛載時的參考:
mount /dev/disk/by-label/System-Backup /media/backup
另外還有「by-uuid」、「by-path」可用。
在 Nginx 設定檔預設值時,FuelPHP 的 URL 看起來是:
http://my.site/index.php/controller/param/
將 URL rewrite 成:
http://my.site/controller/param/
先改 Nginx 設定:
location / {
try_files $uri /index.php?$uri$args;
}
這樣能讓 Nginx 處理不含 index.php 的 URL,再來需要修改 FuelPHP 的設定,讓 Uri::create() 等產生的網址自動將 index.php 去掉。
修改 fuel/app/config/config.php:
return arary(
//'index_file' => 'index.php',
'index_file' => false,
);
因不同環境編碼不同,而需要從外部程式呼叫 vim 時直接設定編碼。苦想不到解法時,看到 NeoBundle 第一次執行 vim 要安裝 bundle 時,執行「vim +NeoBundleInstall」,翻了很久才找到「+」的說明文件 (天曉得為什麼要用 :h -c 才能找到文件啊 ….)
假設要在 vim 中執行「:set fileencoding=utf-8」,可以改做由 command line 執行:
vim +fileencodeing=utf-8
所以稍早在 .bashrc 裡面加了:
export SVN_EDITOR="vim +"fileencoding=utf-8 encoding=utf-8""
若 sshd 改成非 port 22,不少 ssh client 操作會變成很麻煩。
但可以在 .ssh/config 設定 host name 和 url、port,之後就可僅用 host name 連線。
vim ~/.ssh/config :
Host hq
HostName server.url
Port 9999
User zero
之後要連線時打「hq」即可:
Reference:
git – Using a remote repository with non-standard port – Stack Overflow
數年前寫過如何啟用 PHP short tag (<? … ?>) 的方法,但某次鬼打強後,還是建議關閉 short tag。
某次要產生 XML,沒注意到 XML 的 header 居然是「<?」,使得機器把本來不該是 PHP 的程式片段也當成 PHP 執行了:
<?xml version="1.0"?>
<contact>
<person name="Zero">
<person name="John">
</contact>
以後需要產生資料,還是用 template engine 處理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