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來說,mysqldump 會出 dbname.mytable
的語法大致如下:
mysqldump dbname mytable -u root -p
如果 table 中的資料太多,只想匯出較新的項目,如 id
大於特定數值,則可使用 --where
:
mysqldump dbname mytable \ --where 'id > 10000' \ -u root -p
--where
使用時要注意引號,如果有字串時記得要 escape 掉
軟體開發、伺服器和生活瑣事
Raspberry Pi Pico W Getting Start 的範例程式其實蠻簡單的:
import network from time import sleep wlan = network.WLAN(network.STA_IF) wlan.active(True) wlan.connect("Zeroplex", "wifi-password") while wlan.isconnected() == False: print('Waiting for connection...') sleep(1) print(wlan.ifconfig())
但事實上這段 Pico W 的行為會和程式碼有一段差距。
先來看一下 active()
這段:
wlan.active(True) wlan.connect("Zeroplex", "wifi-password")
在啟用 wifi 以後,必須先掃描所有 wifi SSID。掃描會花上一段時間,因此若不先等待掃描完畢,而直接 connect()
可能會出現錯誤,像是「SSID 不存在」之類的。
較好的寫法會是:
wlan = network.WLAN(network.STA_IF) wlan.active(True) # wait for SSID scan and discover sleep(5) # connect wlan.connect("Zeroplex", "wifi-password") # check connection if False == wlan.isconnected(): print('failed to connect') else: print('connected')
幾年前,在安裝時 Kali Linux 就會自動設定桌面環境的語言,安裝完成後就有中文界面可以使用。
新版的 Kali Linux 安裝完成後,預設還是使用英文。若要調整桌面環境的預設語言,必須透過 dpkg-reconfigure
修改:
sudo dpkg-reconfigure locales
選擇要安裝的 locales 以及預設的 locale,個人除了安裝 zh_TW 以外,還會使用 en_US,畢竟英文的錯誤訊息在網路上比較容易查資料:
設定完畢,重新開機即可看到中文環境。
ps. 若要使用中文輸入法,仍需要自行安裝
在 VM 中 docker build
and docker run
後出現錯誤訊息:
Attaching to my-service-1
my-service-1 | Illegal instruction (core dumped)
my-service-1 exited with code 0
其他專案都沒事,這個用到 tensorflow 的卻故障,猜測就是這邊的問題了。
透過上面的錯誤訊息,查到的多是與處理器架構有關的資料,所以猜測與 Proxmox 中的處理器類型有關。
處理器類型的選項如下:
在 Proxmox 的處理器類型中,據網友說預設處理器類型是 x86-64-v2-AES
,應該不會遇到問題 (八成我不小心動到了)。若不確定要選擇哪一類型處理器,可以選擇 host
使用實體處理器。
如果想要停止特定的套件更新,可以使用 apt-mark
指令,設定套件要 hold
或 unhold
。
以下例子,將停止 google-cloud-cli
被更新:
sudo apt-mark hold google-cloud-cli
檢視有哪一些套件被鎖定 (hold):
sudo apt-mark showhold
google-cloud-cli
解鎖則是使用 unhold
:
sudo apt-mark unhold google-cloud-cl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