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oogle Blog 一篇文章提到 4 個方法來搜尋事實、影像和其他線上資源,文章中有個 Fack Check Tools 可以搜尋相關文章、新聞:
列表中都會顯示查證單位,或是資料來源,但其實台灣做資料查核的團隊大概就固定幾間而已,Google 只是提供搜尋功能來建立 Fack Check Tools。
若想要看最新查證的資料,其實可以自己到以下幾個網站:
好像還有幾個團隊比較沒有那麼活躍,我沒追蹤。有推薦的話,歡迎在留言補充。
軟體開發、伺服器和生活瑣事
Google Blog 一篇文章提到 4 個方法來搜尋事實、影像和其他線上資源,文章中有個 Fack Check Tools 可以搜尋相關文章、新聞:
列表中都會顯示查證單位,或是資料來源,但其實台灣做資料查核的團隊大概就固定幾間而已,Google 只是提供搜尋功能來建立 Fack Check Tools。
若想要看最新查證的資料,其實可以自己到以下幾個網站:
好像還有幾個團隊比較沒有那麼活躍,我沒追蹤。有推薦的話,歡迎在留言補充。
為 Kali Linux ISO 的 BitTorrent 做種,但不明原因分享率非常高超過 1000 (上傳了相當 1000 份檔案)。
觀察發現 client 不是 BitComet 也不是 qBittorrent 等常見的名稱,而是 DT
或 dt/torrent
:
qBittorent 討論區也有人懷疑這些使用者透過大量下載進而使網路頻寬被搾光,不過 qBittorrent 沒有黑名單功能 XD
挑了常見的幾個 IP 整理出有問題的 IP range,大致上如下:
1.180.0.0/16
1.181.0.0/16
1.182.0.0/16
1.183.0.0/16
39.0.0.0/8
42.248.0.0/16
59.44.0.0/16
59.45.0.0/16
59.46.0.0/16
59.47.0.0/16
112.0.0.0/10
123.184.0.0/16
123.185.0.0/16
123.186.0.0/16
123.187.0.0/16
183.192.0.0/10
221.204.0.0/16
目前在 Wifi router 上設定黑名單,看起來暫時可以避開頻寬被用光的問題。
加上「六四天安門」保護 blog 不被攻擊
Proxmox 刪除 VM 以後,使用相同的 VM ID 建立新的 VM 時,會發現舊 VM 的伺服器狀態、操作記錄都會列出來。
要刪除遺留下來的資料,可以透過 console 完成:
cd /var/lib/rrdcached/db/pve2-vm/ # 刪除 VM ID: 100 的記錄檔 rm 100
Reference: Removing graph data when VM destroyed
點選「Shell」以後等很久都無法顯示 TTY,而操作記錄會顯示錯誤訊息:
TASK ERROR: command '/usr/bin/termproxy 5900 --path /nodes/codarl --perm Sys.Console -- /bin/login -f root' failed: exit code 1
追了一下才知道 HTTPS cert. 錯誤造成的。
透過 SSH 連線後執行以下指令更新 HTTPS cert 即可恢復正常:
pvecm updatecerts --force systemctl restart pvedaemon.service systemctl restart pveproxy.service
剛好有一些資料打算封存,所以嘗試各種雲端除存服務。
以儲存空間計費 (忽略資料傳輸費用) 的話,由貴到便宜分別是:
原本以為 BackBlaze 沒有亞洲資料中心,傳輸速度會很慢,但一直都有維持在 5 MB/s 以上,還算不錯。
Azure 還沒研究,等下一輪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