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多說,連結是:https://term.ptt.cc
這次會讓我比較興奮的是從 telnet 通訊協定,換上 HTTPS + websocket,這樣帳號密碼傳送就安全很多了。
其實叫早之前也是可以使用 SSH 連線:
ssh bbs@ptt.cc
ssh bbsu@ptt.cc # UTF-8 版本
翻了一下 source code,這次網頁有用心處理編碼轉換問題,一開始就載入了 big5 <-> UTF-8 對應表。接下來就全部使用 websocket 連線了。
軟體開發、伺服器和生活瑣事
不多說,連結是:https://term.ptt.cc
這次會讓我比較興奮的是從 telnet 通訊協定,換上 HTTPS + websocket,這樣帳號密碼傳送就安全很多了。
其實叫早之前也是可以使用 SSH 連線:
ssh bbs@ptt.cc
ssh bbsu@ptt.cc # UTF-8 版本
翻了一下 source code,這次網頁有用心處理編碼轉換問題,一開始就載入了 big5 <-> UTF-8 對應表。接下來就全部使用 websocket 連線了。
這件事情應該要從 FreeBSD 6 左右的 make build world && make install world 開始說起。每次 build world 以後,新版的 tool chain 設定檔可能都會有小部份的更新,可能是多幾個功能可以設定,或是把一些舊的功能拔掉,這時 install world 時為了擔心使用者改過的 config 檔直接被覆蓋掉,都會先做一次 diff 讓使用者確定設定檔更新以後不後搞垮系統。但有半數以上的 diff,均為 config 中開發人員的註解,像是「2005/xx/xx 最後更新」之類的,單單處理這類的 diff 就可以耗掉數十分鐘。
現在大家在寫程式時,應該都有習慣將 source code 放進 version control system (VCS) 中,方便做版本管理以及除錯。VCS 除了能夠協助開發者幫不同的修改留下記錄以外,也支援版本之間的比較、建立補丁 (patch) 等功能,讓開發者可以專心在功能的開發上。
既然 VCS 已經協助開發者記錄了這麼多東西,那有哪些是開發者已經不需要寫在 source code 裡面的呢?
經過幾間不同的公司,三節獎金和禮品也都不盡相同,想了想還是電影票比較實在。
電影票過期補差價還是可以繼續使用,如果沒在看電影,票券轉賣也比較容易。
但是收到米袋就有點 ….
先講一下故障情況:
總之,整體服務讓我感到蠻貼心的。
最近幾天實在很熱,趁機跑到台中大雪山的橫嶺山步道避暑兼運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