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像每次放假回家都會遇到頭大的事情,以前是回家就下大雨,這次回家就中流感。
這次沒有做流感快篩,醫師說快篩的正確率大約只有 60%,由症狀來看或許會比較準確。我這次的病症有:
- 喉嚨痛
- 疑似全身酸痛 (因為感冒前有做運動,所以沒辦法確定是哪邊引起的酸痛)
- 發燒
- 有痰、咳嗽
- 流鼻涕
- 醒著就帶口罩,因為主要是靠飛沫傳染
- 餐具分開、獨自用餐 (因為吃飯不能帶口罩)
- 室內開窗通風,空間中的病毒密度會較低
- 多喝溫水,在加上一些運動飲料
- 吃維他命 B 和 C 補充體力
軟體開發、伺服器和生活瑣事
好像每次放假回家都會遇到頭大的事情,以前是回家就下大雨,這次回家就中流感。
這次沒有做流感快篩,醫師說快篩的正確率大約只有 60%,由症狀來看或許會比較準確。我這次的病症有:
在 Hacker News 看到一篇文章「2018 Developer Skills Report」,裡面列出一些程式設計師的特質,還蠻有趣的,這裡大概列出幾個有趣的點:
7xx 系列看起來是惡搞的 HTTP status code,包含開發常見的問題和笑話:RFC for the 7XX Range of HTTP Status codes – Developer Errors
這邊看到幾個比較機車的 status code:
707 – Can’t quit vi
724 – This line should be unreachable
725 – It works on my machine
726 – It’s a feature, not a bug
730 – Fucking Bower
767 – Drunk
775 – Out of cash
789 – Not my department
799 – End of the world
這次會被掉坑,除了一堆人推薦以外,也是聽說它是京都動畫大獎近期唯一的大賞獎得主,且還得到了 Netflix 的贊助,所以想看一下所謂「預算無上限」京阿尼的功力可以做到哪裡。
在 Netflix 上了第一集,注意到以下幾點:
國外有人用 bitcoin 礦機當暖爐取暖,但其實就算你沒在挖礦也可以開電腦取暖,甚至做更有意義的事情。
BOINC 是個用來做學術研究的開放平台,只要個人願意擔任志工,便能透過個人電腦閒置的時候,借用處理器或顯示卡進行運算,協助研究。研究項目從生物、醫學、數學、自然科學、地球科學,甚至還有尋找外星人的專案,選擇一個自己有興趣的專案參與,並讓你的電腦協助專案研究。
我主要是跑醫學、藥學研究,使用到 7 core CPU 與 1 GPU,從下圖就可以看到協助研究時會用到大量的運算資源,讓整台電腦熱起來。
與開暖氣相同,參與研究專案讓電腦進行運算,需要付出額外的電費,但可以保證的是這些電費不單只讓房間變溫暖,研究成果也會讓世界變得更溫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