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lickr 調整了使用者付費方案,其中免費使用者將有照片數量上的限制:
對部份的人來說,可能是少了一個圖床吧。但收費,並提供更好使用者體驗,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 (希望是正向循環)。
目前轉付費帳號還享有 7 折優惠,使用量大的朋友可以考慮。
軟體開發、伺服器和生活瑣事
在 gslin 提到 Flickr 將在 2019/01 開始縮減免費服務的用量,未來免費帳戶將只有 1000 張公開照片。
不曉得超過 1000 張照片以後,頁面會長什麼樣子。
在 Flickr 還沒被 Y 家買下之前,照片雖然可以無限量上傳,但公開頁面上僅顯示最新的 200 張照片。雖然沒有被公開,但若在照片被隱藏起來之前,將照片的 URL 保留下來,即使照片沒有顯示在公開頁面,也有辦法讓別人看,於是便有了「Flickr-Linker」專案。
觀望一陣子,如果行為在預期當中,不排除將 Flickr-Linker 專案重新啟動。
在雨蒼的 Medium 看到的文章「我們該如何反思並使黑客文化更好?從Linus變得有禮貌開始說起」:
有衝突 (conflict) 表示有不同的意見、不同的解決方案,有多個不同的解決方案是好事,但並不是每個方案都適合鎖情況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,只能找到當下較為適合的方案來使用,所以需要溝通、討論,了解每種方案的優缺點。
以前大多用 3rd-party library 來拼拼湊湊出自己要使用的功能,近一年狀況比較特殊,幾乎所有東西都要自幹:
$ cd /project/root/src
$ du -sh
148K .
一年的 code 就 150 KB,算是自開始寫程式以來的個人記錄了吧。
希望這 150 KB 的程式是好的程式,而不是垃圾。
clamav 預設會將所有掃描過的資料全部輸出到畫面,不管正常或是中毒,這個有點討厭。自己寫 script 做掉:
function clamscan() {
clamscan -i -r $*
}
另外再寫個掃描整台電腦的 script:
#!/usr/bin/env bash
DATE=`date '+%Y-%m-%d'`
LOG_PATH="/var/log/clamav"
# create log folder
mkdir -p $LOG_PATH
clamscan -i -r / 2>&1 > "$LOG_PATH/$DATE.log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