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賴董很怒的說:
哪有 winrar 安裝程式用 rar 壓縮的啦
這讓我想到以前在 VM 測試木馬時,跳出個訊息視窗:
執行本程式需要安裝 .NET Framework 2.0 …..」
乾脆以後病毒都用 Java 寫,寫完以後還都跨平台 ….. (大誤)
軟體開發、伺服器和生活瑣事
今天賴董很怒的說:
哪有 winrar 安裝程式用 rar 壓縮的啦
這讓我想到以前在 VM 測試木馬時,跳出個訊息視窗:
執行本程式需要安裝 .NET Framework 2.0 …..」
乾脆以後病毒都用 Java 寫,寫完以後還都跨平台 ….. (大誤)
前陣子 portmaster -aDG 以後一堆服務噴「function deprecated」,後來才知道 /usr/ports/lang/php5 目前是 PHP 5.3,更新後有不少函式被標記為 deprecated。
PHP 5.2 在 FreeBSD Ports 有另外被分出來放在 /usr/ports/lang/php52,先將原有的 make deinstall 再到 php52 make install clean 即可。
在 Ubuntu 下跑 Netbeans 會因為 Java 的關係使得中文變成亂碼,加上很不習慣關鍵字翻譯成中文,所幸就把語系調回英文。
調整語系只需要在啟動時多加一個「–locale」參數,參數後面接上地區、語系,如:
--locale zh:TW
調回英文就改成「–locale en:US」。
參考資料:Night Walker: Change NetBeans IDE interface language
https://b2.zeroplex.tw/2008/11/change-netbeans-ide-interface-language.html
在台灣因媒體報導的關係,似乎大多倏地人都認為「駭客」是指那些不法入侵電腦的怪咖,而對駭客存在著負面的印象。但駭客本意其實不是這樣,在「How To Become A Hacker」一文中,駭客是指喜歡解決問題、分享智慧並崇尚自由 (挑戰規則) 的一群人。
原文:How To Become A Hacker
http://catb.org/~esr/faqs/hacker-howto.html
譯文:如何成為駭客
http://www.angelfire.com/ok/leekawo/hacker.htm
而我認為駭客不只那些在玩電腦的 geek,喜好解決問題、分享、嘗試跳出規則的人都可以稱作駭客。包括土炮製作雷射槍的人、喜歡用 C4 解決問題的流言終結者,也包括那些看不慣事理跳出來打抱不平的人。
Then …. what?
最近很難從身邊找到喜歡惡搞、改變、「自找麻煩」的人,大多都是課業到達自己的目標以後想樂趣,想到什麼鬼點子想要找人一起嘗試卻找不到人,很多東西就因此石沉大海。今天洗衣服時整理整理思緒,就自己生活周遭來猜測為什麼駭客精神會慢慢的沒落。
印象中從國小考試就已經是選擇、是非加上填充題。這樣的考試有優點:題目好出、老師好改;但也少不了缺點:標準答案、Human Database。如果 Query 效能不高還可以報名補習班做 tuning,聽說二千年前最紅、最知名的補習班班主任就是孔子!
印象深刻的是國小數學題目:「請問一天當中時針與分針有幾次會成直角?」答案很簡單:「二次,三點和九點」但真的是這樣嗎?個人認為時針和分針二者的行進速度不同,只要是連續不中斷的移動 (不會消失並出現在另一個地方) 則一定在某一瞬間互成直角。這問題當時也和家父討論不下三天,但是到學校老師只說,解答是寫二次 …….。
前陣子在 PCMan 的部落格中看到「一個本該優秀的高材生,經過七年的僵化,卻被訓練成就像一個 SQL 資料庫一般,丟入查詢,就傳回不經消化的 raw data」。
牛頓:「我看的筆別人更遠,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」看書也是如此,看得比別人更多、更廣,看是看書並不是一字一字原封不動的塞進頭腦裡,必須經過懷疑、驗證並以自己的方式重新闡述能算是真正的吸收了別人的知識。孟子曰:「盡信書,則不如無書。」
除了書以外,其他所見所聞也應該如此。現在傳言經由媒體進入大家的頭腦,有多少東西是經過懷疑、查證後在批評、獎勵的?現在的環境不像以前有報禁或戒嚴,網路又這麼發達,但是為什麼就是有人看到新聞就信以為真?是因為相信專業?還是因為花時間查了考試也不會加分?
笛卡兒的哲學命題,採用所謂「懷疑的方法」,是在求證「知識」的來源是否可靠。
「天使與魔鬼」是一部相當精彩的電影,全片緊張刺激沒有中斷,當強子對撞機快要找出宇宙的起源時,研究人員遇害,教宗一個接著一個被殺,然後 ……. 最後 …… 好吧,我承認我忘記劇情了,但影片告訴我一件事情:「若當事實被揭穿,則教會會失去一切。」
一個具有駭客精神的人遇到有缺陷的軟體會想辦法寫外掛、遇到不妥的規定會想辦法打破,不會安於現狀、苟且偷生。很多人相信前人留下來的傳統就是好的,研究所得的理論、定理、規定就一定是對的,但事實可能不一定如此,別忘記牛頓轟動幾百年的力學原理,卻被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給推翻了。
我們並不一定能作到像愛因斯坦一樣偉大的事,但若安於現狀不做任何改變是不會有進步的。當思考過後發現有地方不合於情理,就應該勇於嘗試,找出最好的作法並造福其他人。
Hacker 是心存不滿就自己動手改變現狀的人
Hater 是心存不滿就找人開始抱怨的人
而世界是不會因為 Hater 而改變的
考試制度下的學生大多擁有相同或類似的資料庫,因此不需分享 …… (拖走)
我承認很累身體有點撐不住已開始胡言亂語,躺平 ……. 以後還記得現在在想什麼的話再補。
ps. 這篇實在越寫越心虛 / _______
以下全文轉錄、修改自:FreeBSD上でRedmineを試してみる – FileMakerとPHPのメモ
http://d.hatena.ne.jp/unam-h/20080501/1209642442
Redmine 是用 Ruby 撰寫成的專案管理系統,支援項目追蹤、工時追蹤、Wiki、版本控管、討論區等功能。不過因為沒有用過 trac 系統,沒辦法為大家做比較,若有朋友用過歡迎提供意見。
FreeBSD 較新的 ports 中有納入 Redmine:/usr/ports/www/redmine,但是自己從 make install 後到看官方說明書安裝仍然中途出錯失敗,所以參考其他方式安裝。
先到欲安裝的位置用 SVN 將 source code 取出:
svn co http://redmine.rubyforge.org/svn/tags/0.9.3/ redmine
然後建立資料庫設定檔:
cp config/database.yml.example database.yml
vim database.yml
修改資料庫帳號密碼:
production:
adapter: mysql
database: db_name
host: db_host
username: user
password: password
encoding: utf8
執行 rake 設定:
rake db:migrate RAILS_ENV="production"
rake redmine:load_default_data RAILS_ENV="production"
以上設定若沒有出現錯誤訊息,執行下面的指令可啟動伺服器:
ruby script/server -e production
伺服器預設是在 localhost:3000 上,用瀏覽器連到 3000 port 若有看到系統畫面便表示安裝成功。
接下來安裝 rails 和 passenger 讓伺服器可以掛在 Apache 上:
gem install rails --version 2.0.2
gem install passenger
接著建立 Apache mod:
passenger-install-apache2-module
在 httpd..conf 上加入 passenger module:
LoadModule passenger_module /usr/local/lib/ruby/gems/1.8/gems/passenger-2.2.11/ext/apache2/mod_passenger.so
PassengerRoot /usr/local/lib/ruby/gems/1.8/gems/passenger-2.2.11
PassengerRuby /usr/local/bin/ruby18
重新啟動 Apache。
建立 Virtual Host 時,只要將網址的位置設定在 Redmine 的 public 位置即可:
<VirtualHost *:80>
ServerAdmin my@mail
DocumentRoot /home/user/redmine/public
ServerName redmine.my.url
<Directory /home/user/redmine/public>
Options FollowSymLinks
AllowOverride None
Order allow,deny
Allow from all
</Directory>
</VirtualHost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