晚上十點多找不到便當可吃,只好吃麥當勞當晚餐,赫然發現麥當勞很貼心的把營養成分表寫在各個食品包裝上面。
大麥克的營養成分表
大麥克上面另外寫著「實際供應產品的營養資訊會因檢驗方法、阿座、配方調整、食材天然因素等變化而有所差異。」的確,我一直猜不透薯條的熱量為什麼這麼低,明明用手都可以把油擠出來但是一包的熱量卻只有三百大卡。
我和同學一致認為麥當勞裡面最營養的是「麥香魚」,畢竟魚肉是肉中之王,不過麥香魚實在是貴到翻掉,70 元卻吃不飽,實在可惜。
下面的影片是,國外一位閒人把麥當勞的各類食品買了回來,做營養成分的測試。把漢堡、雞塊、薯條放到瓶子密封以後,放了一個禮拜看看會發生什麼事。如果你正在吃飯或是剛吃完飯,我建議你還是跳過別看了,還蠻噁心的。
霉菌生長時需氧量很小,甚至不需要氧氣,所以霉菌越多的表示營養價值越高。薯條完全沒有發霉表示這東西連霉菌都吞不下去,可見薯條好吃但是並沒有什麼營養,可能是鹽分太高,霉菌沒辦法生長。
麥當勞的東西真的很好吃,連我都很想天天吃,不過為了健康著想,肉類應該少吃一些,油炸的食品更不應該吃,偶爾吃一次麥當勞享受一下當然不錯,但是千萬別三餐全吃啊!